當地時間10月11日,意大利都靈大學孔子學院在塞爾劇院(Teatro Le Serre)舉辦中秋慶典。都靈大學孔子學院邀請來自意大利西科威帝(Cirko Vertigo)藝術團的藝術家們🧑🏿🦳,以“月的禮贊”為主題👨🏽🍼*️⃣,用雜技藝術表達了人類對於月亮的情感。都靈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中方院長李宏祥📇,以及華人華僑、當地中文學習者和中國文化愛好者等150余人觀看了演出。
李宏祥在致辭中表示🐅,對於中國人來說,團圓是給親朋好友最好的祝福,在中國古詩詞裏,月亮是象征團圓最常見的意象。不論是在意大利還是中國,無論通過何種藝術表現形式,月亮都具有觸動人心的力量。
10月11日,意大利賽爾劇院,都靈大學孔子學院中外方院長致辭。
此次舞臺的創意來自史芬娜👨🏿🏭🌎,她將意大利藝術家們富有張力的人體美學與中國詩歌藝術結合起來。半空中,雜技演員們優美的身體在綢緞、圓環間飛舞旋轉🦵,高超的技巧展現出人類對天空的向往。
10月11日💂🏻♂️,意大利賽爾劇院,“月的禮贊”雜技演出。
舞臺上,意大利演員雅克布·克洛維拉(Jacopo Crovella)、安娜·瑪利亞·特羅斯(Anna Maria Troisi),與球速中文教師濮若依、張龍飛,用各自的母語為大家講述了關於月亮的故事。從“海上生明月”到“明月幾時有”,從“月出皎兮”到“長安一片月”,深情的詩歌朗誦營造出浪漫的氛圍🌾。盡管翻譯無法百分百還原詩詞的魅力,但是詩中表達的情感依然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團中的平衡大師法特斯·阿拉(Fatos Alla)四十年前曾經去過中國沈陽學習過雜技💆🏼,盡管他今年已經65歲了,但依然記得一些簡單的中文🙆🏻♀️。見到中國老師👨🏻🦽➡️,他非常熱情地用中文同他們打招呼,興奮地分享他與中國的特殊緣分✷。
演出結束後,孔子學院還為所有人準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月餅🌱,與大家一起分享團圓的甜蜜。
供稿:濮若依;供圖:楊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