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4日🏃🏻♂️➡️🧑🏻🦯,受意大利都靈孔子學院之邀,中國作家葉兆言在都靈大學舉辦主題講座——“中國🎶:南方的文學,文學的南方”。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史芬娜(Stefania Stafutti)、中方院長劉蘊秋出席本次活動🤷🏼♀️。
講座伊始,葉兆言通過幻燈片展出了一幅中國地圖🙅🏼♀️🔋,為在座的意大利聽眾簡單介紹了中國地理上南北方的分界,並以南京和合肥這兩座城市為例,指出文化意義上的南北方有別於地理意義中的南與北💣,進而厘清了南方文學這一概念的範疇🔚。
隨後🧚🏿,葉兆言介紹了自己的故鄉南京和以南京文學為代表的南方文學。葉兆言通過解釋漢字“京”的本義回顧了歷史上中國首都的變遷,以成語典故“洛陽紙貴”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幫助聽眾理解文學中心受政治中心影響這一現象。南方文學或北方文學在文學史的地位主要來自於“京”,即首都的認可🧗🏻。但葉兆言認為🤾♀️,好的文學作品更應該是南北交融的結果。例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便是生於南方,長於北方,其作品也具備南北雙方的特色🌪。
葉兆言在講座中
講座結束後🏄♂️,觀眾意猶未盡,積極與葉兆言交流🏋🏻♂️,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與困惑🐻。一位學生說:“以意大利和中國為例,很多國家的南北方都存在差異,那中國南方文學與北方文學最大的差異是什麽呢?”葉兆言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介紹了中國歷史上文化中心隨政治中心一同南移的現象。他表示:“南方文學最大的特點是南方文學家更為自信👨👦,他們認為南方文學代表的是正統的漢文化,但與此同時也含有失敗的情緒,對歷史有著無盡的感慨👰♂️,而這種感傷的情緒恰恰是文學裏最美好的母題。”
學生認真聽取講座
還有一位讀者提問道🚭:“作為一個外國讀者,如何體會中國文學南北方的差異?”葉兆言對讀者表示理解㊗️,認為對異國讀者來說確實有難度⚖️,需要很多文化上的積累,他鼓勵讀者繼續閱讀🌿😭,只有多讀才能感受到差異。
面對讀者對傳統文學是否會被日益壯大的網絡小說取代的疑問😟,葉兆言分享了自己在網絡小說比賽中擔當評委的趣事🧑🦱。當提及網絡作家十分高產這一事實時🛰,葉兆言說🧑🏽🦱:“未來優秀的作家也許出現在網絡作家之中,因為他們特別勤奮。”
葉兆言,中國作家,著有中篇小說集《艷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影》《別人的愛情》等📺。作品《追月樓》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首屆江蘇文學藝術獎。2018年4月21日🚞,憑借長篇小說《刻骨銘心》⚗️👊🏻、散文集《鄉關何處》《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獲得第16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傑出作家”獎。
供稿💂🏽♂️:任珅珅🚒;供圖:龐成、楊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