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6日🫶🏻,意大利都靈大學孔子學院在都靈大學Complesso Aldo Moro校區舉辦了題為“中國文學走進意大利校園”的專題培訓講座,吸引了近四十位熱愛中國文學與文化的意大利中小學本土中文教師和文學、語言課教師參加,多位教師更是在周末一早乘火車從Ivrea、Monza、Genova等市遠道慕名而來。
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有孔院意方院長史芬娜教授(Stefania STAFUTTI)🚣♂️、那不勒斯東方大學董浩天博士(Massimiliano CANALE)、米蘭比可卡大學傅雪蓮教授 (Silvia POZZI)、以及威尼斯大學裴尼柯教授(Nicoletta PESARO)。這次活動旨在借助跨學科和跨文化的教育交流,把中國文學引介到意大利的校園,豐富教師🎪🔥、學生的中文學習體驗和視野,提高師生對中國文學、文化的理解,助力中文課更廣泛地融入學校系統🪿。對於皮埃蒙特大區學校的常任教師來說,本次講座是都大孔院與皮埃蒙特大區教育局合作協議框架下官方認可的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在為期一天的講座中,史芬娜教授和董浩天博士引領眾人走進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領域🧑🏽🎨,而傅雪蓮和裴尼柯兩位教授則著力於呈現中國現當代文學領域的作者和主題✅。史芬娜教授作為首場報告專家🦹🏽,圍繞主題,以詩人李白的形象和生平故事為例🕘,示範了在中國文學課程教學中ChatGPT的應用實例🦹🏿,成為首個將AI人工智能技術融入中國文學課堂的意大利漢學家“先鋒派”。史教授橫向比較了ChatGPT🤧、PopAi🙇🏻♀️、Poe等人工智能工具對同一首詩的理解,剖析其中出現的問題👩,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在文學翻譯應用方面依然存在的局限性➾,同時也為在場聽眾拓展了教學和研究的視野,激起在場老師的熱議📉。董浩天博士追溯了從文學起源到漢朝時期,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愛情之聲。他以《詩經》為起點👨🏻🍳,縱覽《楚辭》、《古詩十九首》、《史記》🤰🏼、《漢書》等經典作品,揭示了當時人性欲望與社會現實的沖突,講述了各階層的情愛故事🖖🏿。
傅雪蓮教授和裴尼柯教授各自帶來了兩場精彩紛呈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講座。傅教授是《三體》和《北京折疊》的意大利文版本譯者,講座從當前熱播的《三體》影視劇和小說談起⛹🏽♂️,介紹了中國文學發展新趨勢☺️,並從臺灣文學的視角🧙🏽♀️,展現了中國地域性文學的研究路徑🤵🏼♀️。曾經將余華《活著》等小說譯介給意大利讀者的裴尼柯教授,選擇成長小說的視角,將小說文本置於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框架之中,連接起不同時代、作者,同時也串聯起中國與歐洲的文學世界👨👩👧👦。裴教授還就女性書寫,探究了中國現代文學創作中的女性形象和時代意義。
講座後👱🏻,四位嘉賓與現場老師們進行深入討論,答疑解惑。通過本次跨學科跨文化專題研討活動,在場的意大利教師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學文化和現當代作家作品的理解,為如何將中國文學的生命力融入意大利校園打下了基礎🧑🏿🦳,老師們相互切磋👩🏿🦰、啟發,大家紛紛表示日後將此次學習成果帶入課堂,嘗試啟用當代科技工具👩🏻💻、關註文學熱點,幫助意大利學子感知中國語言文學、東方文化之美。
供稿|徐琰
校對|彭雪雋
供圖|徐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