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1日至6月1日🧜🏼♀️👊🏼,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意大利暨聖馬力諾賽區決賽在意大利西西裏大區的卡塔尼亞圓滿落幕。本屆漢語橋比賽由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科教處主辦🤶🏽,意大利恩納“科雷”大學孔子學院承辦,主題為“追夢中文👨🏽🚀,不負韶華(Fly high with Chinese)”。都靈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李宏祥在此次比賽中擔任評委,在都大孔院預選賽中脫穎而出的伊帆(Eva CAVUOTI)和貝靜琳(Arianna SERTOLI)代表都大孔院與來自意大利其它9所孔院的16位優秀選手展開了激烈角逐。
本次決賽的比拼內容分為漢語語言文化能力測試、定題演講、即興問答和才藝展示四個部分。5月31日下午,第一個環節正式開始👷🏼♂️⇒。由於準備充分📽,我院的兩位選手從容沉穩,落筆果斷,表現出她們對中國國情與文化🤟🏻、以及漢語語言知識的熟練掌握🍄🟫,這為此次比賽開了個好頭。
6月1日清晨,兩位選手早早地就抵達了決賽地點,一遍一遍地練習演講🌳,為接下來這個對她們來說最有挑戰性的環節做最後的準備。伊帆和貝靜琳在當天的三個比賽項目中分別排在第6個和第10個出場🦹♂️。
伊帆的演講以一組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Samantha CRISTOFORETTI)的太空攝影作品為開場🌰,借著近期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句子在外國人群體中引發共鳴這一現象👵,她闡述了文化交流的關鍵在於發掘不同文化間共通之處的主題,並結合自己結交中國朋友的親身經歷表達了想要成為中國人和意大利人共同的朋友🖐、為兩國人民講述不同文化的故事這一美好的願望👨🏽🍼。伊帆的演講以小見大🙂↔️、引人深思🐦🦶🏿,得到了評委老師和觀眾們的贊同。第10位出場的貝靜琳講述了自己幼時在中國生活的經歷,並把中國當成了她的家鄉,她希望能在將來為這個家鄉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短暫休息過後🦹🏼♂️🦉,決賽的第三個環節——即興問答正式開始。伊帆抽到的題目是“請介紹一個你知道的中國民間習俗”。在清楚了“習俗”的含義之後,她表示在中國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獨具特色的習俗,她今後會努力對這些習俗進行更多的了解。貝靜琳抽到的題目是“請談談你對端午節的了解”🧜🏽♀️。她提起自己小時候在長春的學校參加過一些端午節的活動,這也是她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下午是最後的才藝表演環節🤳🏿🔝,選手們在後臺迅速更換了服裝,希望能在最後的環節唱出自己對中文的熱愛,為評委和全場觀眾呈現最完美的舞臺。她們演唱了參加預選賽時的歌曲,不同的是🫘,她們在決賽的舞臺上表現得更加自信大方,做到了真正享受舞臺。伊帆的演唱悠揚婉轉🏠,她用細膩的歌喉唱出了少年郎純真的友情和對世事無常豁達瀟灑的態度。貝靜琳勇敢地向所有人宣示“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歌曲的最後👩🏼🎓,觀眾們被深深觸動,與她一起,和著歌聲揮舞起手臂。
賽後,李宏祥院長對兩位選手表示了極大的肯定與鼓勵,她們的進步有目共睹。中國駐意大利使館公使鄭璇走到兩位選手身邊,向她們表示慰問:“在這次比賽中,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難得、寶貴的成長機會,你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經驗☑️,同時也收獲了最珍貴的友情。”
回顧決賽的準備過程👩🦲,無論是伊帆還是貝靜琳都經受了很大的考驗。決賽臨近學校的考試季👨🏿🔧,她們不僅要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準備全新的演講,學習方方面面的中國文化知識🏊🏻♂️,不斷打磨才藝♐️⌚️,還要抓緊時間備戰期末🤿。即使是在飛往卡塔尼亞的飛機上🦢、駛向酒店的出租車裏,她們仍一刻不停👨🏻⚕️🙎♀️、見縫插針地反復練習。賽前輔導中🎓,王倩老師積極與學生們就彼此的想法與創意進行溝通,並在演講稿的寫作和發音、才藝展示等方方面面對她們進行悉心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兩位選手對這次比賽機會的珍惜以及中文與中國文化對她們的特殊意義。任教於都靈母佑高中(Istituto Maria Ausiliatrice)的都大孔院公派教師張安娜也對選手們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伊帆和貝靜琳都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中文比賽,對她們來說這次比賽是一段無比珍貴的成長經歷,勇敢地挑戰了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今年七月,伊帆就要高中畢業了,談到今後的計劃🔼,她說將來要以大學生的身份繼續參加“漢語橋”比賽,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供稿|王 倩
校對|張 妮
供圖|王 倩